跳到主要内容

BU人的话

陈志发:从经验到历炼

2018年10月1日

陈志发:从经验到历炼

敢创电影梦
「陈志发」,是陈爸爸为儿子构思的名字。经历过生意失败的陈爸爸,希望儿子长大后从商,生活富足无忧。陈志发笑言:「我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名字,甚至曾一度想过改名,因为这个名字实在有点儿市侩。」

 

事实上,陈志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商人,「爸爸可能对我略为失望。小时候,我希望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一些为世界带来改变的东西。」

 

踏上电影路
陈志发出身於基层家庭,在一个屋邨成长。他小时候不爱读书,终日埋首「打机」,家里争吵不断。他曾经对自己的将来不抱期望,认为自己不可能如爸爸所愿考入大学。直到中学时期,陈志发突然如梦初醒,发奋读书。「当我开始『发力』,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马达,开动了就停不下来。这个经历,令我在往后的日子即使面对困难,仍能坚守信念,不轻言放弃。」

 

陈志发完成会考后入读高级文凭课程。他在课余时间跟随著名的流行音乐短片导演工作,边做边学,最终成功考入浸大电影学院主修电影电视。陈志发谓:「知道能够成功考入大学的那一刻,就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刻!」

 

初读浸大时,陈志发只打算将来从事创作,而非一心要成为导演。「在电影学院就读期间,老师教晓我如何欣赏电影,我发现自己渐渐被电影的感染力吸引,亦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透过电影的力量,为别人带来启发,甚至改变世界。」陈志发亦明白,要成为电影导演更应培养多元思考,所以他花了不少时间流连图书馆,阅读各类型书籍,并且透过课堂内外的实习,逐步建立迈向电影导演之路的信心。

 

为理想你可以去到几尽
毕竟,要成为电影导演,对於初出茅庐的陈志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从很多师兄师姐口中得知,开拍电影除了要投放大量精神及体力,还会失去稳定收入,甚至要私下补贴制作费,背负沈重的经济负担。尽管成为导演的路将会甚为艰辛,陈志发为了向梦想迈进,由读书时期开始,便将兼职工作所赚的薪水储起,作为将来拍摄电影的「追梦基金」。

 

幸运地,他很快遇上一个契机,凭藉与师弟黄智扬联合创作的剧本《点五步》,获浸大推荐参加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举办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最后突围而出,获得电影发展基金资助200万港元,开拍首部商业性剧情电影。

 

适逢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陈志发马上辞去工作,全情投入筹备《点五步》的拍摄事宜。以200万港元资金制作商业电影无疑是九牛一毛,能够以如此有限资源完成《点五步》的制作,陈志发非常感激母校的协助。「由参赛、组织团队到电影制作,电影学院的导师都给予莫大的鼓励及意见,很多师弟师妹亦鼎力相助,母校浸大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设施及专业器材以供拍摄之用;所以,《点五步》可以说是一部浸会大学的电影。」

 

陈志发能够无后顾之忧,勇敢追梦,实在有赖家人的体谅。「爸爸妈妈对我电影导演工作不甚了解,但知道我要放弃工作,全情投入电影制作,没办法 『俾家用』,他们亦从没抱怨。」拍摄期间,陈志发时会因工作压力而显得情绪低落,作为父母少不免会担忧,他们唯有以实际行动支持儿子继续追梦。「有好几次在早上出门时,发现钱包里多了五百元。」父母的窝心之举,为陈志发打下强心针,让他继续向梦想冲刺。

 

故事发明家
「《点五步》上映时,我曾带爸爸入戏院观赏,看到他当时落泪。」然而,年事渐高的陈爸爸,近年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儿子再问他关於《点五步》时,他都已经印象模糊。不过陈志发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大学课程,工作上亦取得少许成绩,爸爸已倍感欣慰。「当初立志成为电影导演,并不是为了成名,但当有更多人认识陈志发这个名字,我觉得总算不负爸爸的期望。」

 

曾梦想成为发明家的陈志发笑说:「虽然我并没有为世界创造了什么实质的发明,但能够在电影方面发挥我的『发明』精神,创作不同的电影题材,制作为人们带来启发的作品,总算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