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国际
浸大邀国际学者主讲创意
2017年8月15日
浸大物理系、创意研究院与德国的合作团队,於7月31日举办「Promoting creativity measurement at the level of brain and behavior」的公开讲座。德国乌尔姆大学心理学教育系Oliver Wilhelm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中心Patrick C Kyllonen教授,分享他们对创意的性质和科学定义的看法、创意的量度方法,以及讨论透过训练提升创造力的现有研究。
Wilhelm教授的分享引用了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言「Learn the rules like a pro, so you can break them like an artist」。Wilhelm教授表示,已有的知识、认知力和回想能力是创意的先决条件,并可透过独特的思想和就已有知识作出多方面的回想而加强。因此,建立联想网而获得超出常规的资讯可达致创意。同时,反应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是评估认知结果的创新程度的关键因素。
Kyllonen教授分享「idea generation is the essence of creativity」。他讨论科学机构如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如何监测学校激发学生创意的程度。他说,近百年来的心理研究显示,概念产生的测试是量度创意的最佳方法,包括多样性的概念、假设和解决方法。他回顾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进行的多项评估美国学术成就的研究,证实了量度创意对评估在高中、大专教育和职场上的成功具有价值。
合办讲座的浸大物理系副教授周昌松博士表示,上述的分享有助澄清创意的定义、量度创意的方法和与人类认知能力的关系,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通过训练可提升创意。
德国的合作人员包括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心理系Andrea Hildebrandt教授和柏林洪堡大学心理系Werner Sommer教授。
此外,他们又在7月31日至8月2日举办了有关大脑讯号变化的德国-香港跨学科研讨会,超过25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青年科学家和学者,报告有关於大脑讯号、其基因决定因素和它们与认知和创新能力相关的研究。
讲座由孔宪绍慈善基金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