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知识开拓

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能阻断胃癌前病变  临床有效率高达九成

2014年8月21日

张学斌博士分享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结果
张学斌博士分享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慢性胃炎的常见中药材
治疗慢性胃炎的常见中药材

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一项对慢性胃炎病人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相关病患的治愈显效率逾60%,整体有效率高达95%,即使患者已出现胃癌前病变症状,中医药也能阻断或逆转胃癌前病变,临床有效率达90% 

胃痛虽然是常见的都市病,但若治理不宜,有可能会引致「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会感到上腹胀痛或胀满、食量减少、体力下降,若病情恶化,更有机会演变成「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阶段,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中医药治疗首先能阻断「浅表性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即使病人已开始出现胃癌前病变症状,中医药也能起干预作用,阻断胃炎进一步恶化,甚至逆转至胃炎前期阶段,达致祛除病邪、调理气机、固本和胃的果效。 

负责有关临床研究的中医药学院临床部高级讲师张学斌博士於20128月至今年4月期间,共诊治了有胃胀、胃痛症状的患者达1,014人次,并对当中127名年龄由1780岁的病人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有56名男性、71名女性,他们已患病一个月至40年不等,西医均确诊为慢性胃炎,也符合中医胃痛或胃痞的诊断。 

张博士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为期一星期至一年半不等的中医药治疗和药膳调理。完成治疗后,19名患者(14.96%)得到痊愈,完全没有胃胀胃痛及其他相关症状,半年至一年内也没有复发;62名患者(48.82%)不再感到胃胀胃痛,其他相关症状也大部份得到改善,半年至一年内没有复发,界定为治疗显效。另外40名患者(31.5%)也大致没有胃胀胃痛的症状,虽然在半年至一年内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已减轻,持续时间也缩短,定义为有效治疗;其余6人(4.72%)则被评为无效。整体而言,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总有效率达95.28%,治愈显效率占63.78% 

张博士指出,即使患者的慢性胃炎已发展至细胞变异的「肠上皮化生」阶段,中医药治疗也能取得理想疗效。在同一项临床研究的22名(17.3%)患有「肠上皮化生」症状的病人中,中医药治疗对当中的12人(54.55%)具显效、8人(36.36%)为有效,另外两人(9.1%)则为无效。综合分析所得,总有效率达90.9% 

此外,研究也归纳了慢性胃炎病人所属的中医证型,发现45人(35.43%)属脾胃虚弱,38人(29.92%)属肝胃不和,22人(17.32%)是脾胃湿热,16人(12.6%)为胃阴不足,其余6人(4.73%)则是胃络瘀阻。张博士表示,大部份患者的症状涉及脾胃或肝胃,相信与香港湿热邪多的气候有关,加上香港人喜欢生冷饮食、生活步伐急速、压力大,容易引发慢性胃炎。至於是次临床研究显示出现「肠上皮化生」症状的患者比率达17.3%,张博士认为比率之高不容忽视,呼吁市民切勿延误就医,日常需注重养胃健胃,饮食要有规律,定时也要定量,进食速度不要太急速,避免进食过热、过冻、肥腻或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