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开拓
中医药学院李敏博士「自噬研究」合作论文获刊载於著名科研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年6月16日
中医药学院副教授李敏博士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岳振宇教授的一项联合研究,题为「NRBF2通过调节Atg14L结合的磷脂醯肌醇激酶活性调控自噬和防止肝脏损伤」,阐明了NRBF2蛋白在细胞自噬调控和防止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自噬调控和肝脏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有关研究论文於5月在国际著名科研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网上版发表(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4/140522/ncomms4920/full/ncomms4920.html)。
「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机制自我消化进行物质能量循环的过程,也是调控细胞生长、发育与稳态的重要机制,有助细胞产物在合成、降解及循环中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它与多种人类疾病,如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研究小组发现NRBF2是一个与Beclin1 相互作用的蛋白,是Beclin1-Vps34磷脂激酶复合物的重要成分,有助调控细胞自噬。为了探索NRBF2 的生理功能,研究小组以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基因改造令小鼠丧失NRBF2 基因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丧失了NRBF2 基因的小鼠虽然能够正常存活,但小鼠的肝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和堆积了大量的自噬底物。此外,研究亦进一步发现,NRBF2 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及类似於桥梁的作用,连结了Beclin1-Atg14L蛋白复合物和Vps34-Vps15蛋白复合物,从而确保自噬和磷脂醯肌醇激酶活性正常,防止出现与自噬相关的肝脏损伤。有趣的是,丧失了NRBF2 基因的细胞表现出对内质网应激(一种细胞应激反应,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会被异常启动)的敏感性,提示该蛋白能缓解内质网应激相关的损伤。
李敏博士表示,研究结果揭示了NRBF2 的生理功能,也为自噬调控、肝脏损伤和内质网应激损伤的相关疾病,如肿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调控机制和治疗靶点,有助於研究人员针对上述人类顽疾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及研发新药。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路嘉宏博士是浸大中医药学院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研究员,他在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和中药小分子自噬调控剂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