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开拓
国际交流在线上
2020年10月28日
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世界各地的大学纷纷改以网上或混合模式教学,不少教学人员需以创新的方式调整教学方案,以便进行遥距授课。尽管疫情带来种种不便,计算机科学系讲师李原曦博士却看到危中有机,藉课堂转型为网上授课之便,安排虚拟交流,扩阔学生的环球视野。
跨越地域限制
鉴於不少面对面活动受疫情影响,李博士重新编排其「资讯科技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网上学习体验,她迅速联系香港与海外的业界领袖,举办一系列网上讲座与分享会,加强学生与业界的连系;而由於活动在网上进行,安排相对容易。
她的计划得到受邀讲者大力支持,他们在各自的专业范畴上分享科技应用的见解,内容包括探讨意大利公共卫生系统的资讯安全,以及拆解智慧机场的发展过程等。
李博士认为:「学生珍惜这些从不同业界领袖身上汲取知识的机会,相比起传统学习模式,学生在网上课堂的参与度更高,与嘉宾互动时表现进取。」
在家实现国际交流
在全球化年代,网上学习有助联系学生与身处海外的朋辈。透过虚拟交流计划,浸大学生和德国及美国伙伴大学的学生可在网上修读彼此的课程。
据李博士的观察,虚拟世界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彼此学习。在她的资讯科技论坛与电子商务技术课上,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一起参与网上课堂,并积极投入讨论。她说:「学生在网上较主动向朋辈学习。譬如在讨论环节中,德国学生持续向浸大师生发问,促使我们的学生不断向对方提问,学习气氛更热烈。」
她认为,网上教学开拓新可能,大学可透过连系来自不同国度的学生,建立国际化的网上群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一同进步。
连系环球青年的智慧与创意
虚拟交流亦能凝聚不同背景的学生,遥距合作完成计划,以及参与比赛和其他活动,在今年四月举办的「国际防疫设计黑客松」,便为国际交流新模式作出了极佳的示范。
比赛期间,逾110名来自16个国家及地区的大学生汇聚网上,在48小时内为疫情大流行设计创新的应对方案。李博士是比赛筹委会主要成员之一,她表示,黑客松於过往数年都是一年一度的实体活动,但受疫情影响,筹委会需要重新计划整个比赛。
她说:「我们决意将黑客松移师网上,让更多学生打破地域界限,一同参与比赛。」筹委成员除了成功克服技术上的挑战,同时亦设计不同方式来连系参赛学生,例如加入虚拟咖啡小休时间、分享窗外风景等社交活动,让参加者虽然身处不同地域,仍然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参加者反应踊跃,足见在虚拟世界里,网上群组仍能有效开展遥距的协作和交流。下一届黑客松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李博士及她的团队将会继续开发创新的方式,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新常态下可以一同学习、协作及分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