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知识开拓

浸大领导研究深海生物基因组 破解极端环境生存之谜

2021年3月28日

邱建文教授(右)和他的浸大研究团队成员叶志豪博士(中)和徐婷博士,从南中国海一处1,360米深的冷泉区采集到的白瓜贝样本。
邱建文教授(右)和他的浸大研究团队成员叶志豪博士(中)和徐婷博士,从南中国海一处1,360米深的冷泉区采集到的白瓜贝样本。
图1:图中展示白瓜贝将足伸入沉积物以获取硫化氢。由於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用作输送气体,白瓜贝的足与外套膜均呈红色,这是一种应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方式。(浸大学生胡俊彤绘)
图1:图中展示白瓜贝将足伸入沉积物以获取硫化氢。由於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用作输送气体,白瓜贝的足与外套膜均呈红色,这是一种应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方式。(浸大学生胡俊彤绘) 
 

由香港浸会大学(浸大)领导的一项研究,破解了俗称「白瓜贝」的深海蚬(Archivesica marissinica),以及存活於其鳃中的化能自养细菌(Candidatus Vesicomyosocius marissinica)的基因组。通过分析他们的基因组及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团队揭开了两者的共生关系,以及如何让白瓜贝在深海的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分子机制。

 

有关研究结果已发表於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生物与进化》。

 

按此浏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