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知识开拓

历史系公开讲座讨论中国与东南亚互动及宋代文人

2022年4月26日

Eric Tagliacozzo教授主讲题为「中国与东南亚跨区域历史(公元600至1600年)」的讲座。
Eric Tagliacozzo教授主讲题为「中国与东南亚跨区域历史(公元600至1600年)」的讲座。
Peter Sturman主讲题为「宋代文人以画传意:从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卷》中学习」的讲座。
Peter Sturman主讲题为「宋代文人以画传意:从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卷》中学习」的讲座。

由历史系举办的2021-22年度章群教授纪念公开学术讲座,邀得康乃尔大学历史系的Eric Tagliacozzo教授,以及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及建筑系的 Peter Sturman教授,在3月31日及4月11日分别举行两场演讲,吸引二百多名本地及海外的学生和学者参与,并进行热烈讨论。

 

Tagliacozzo教授的讲题为「中国与东南亚跨区域历史(公元600至1600年)」,他认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互动在公元600至1600年正处於「青少年」阶段,而这阶段是由货物流通所促成的,尤其是中国陶瓷被运往南面的东南亚,以及海产由东南亚水域运往中国。他引述人类学家 Arjun Appadurai的著作《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指出各种物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有多重意义。

 

 

Sturman教授的讲座题为「宋代文人以画传意:从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卷》中学习」,他分享了他对宋代著名的《枯木怪石图卷》的研究心得,包括苏轼的画及米芾的书法。他在讲座上集中讨论卷轴上的印章,并尝试找出印章之间的关系,以鉴别卷轴的真伪。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印章和题跋,可以看出艺术家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