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浸大俊彦

九位浸大人赢大学文学奖十奖项

2013年5月29日

几位浸大得奖者(左起)刘善茗、谭颖诗、陈柳含和张往对於获奖十分高兴
几位浸大得奖者(左起)刘善茗、谭颖诗、陈柳含和张往对於获奖十分高兴

九位浸大人在第七届「大学文学奖」中共取得十个奖项。该奖由文学院与语文中心合办,於五月二十五日举行颁奖礼,颁发十九个奖项,以及嘉许三位「杰出少年作家奖」得主。

 

在散文组,谭颖诗(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和陈柳含(工商管理三年级)分别赢得冠军和季军,孔佳莹(交流生)和校友张往获得优异奖;在小说组,李日康(中国语言文学三年级)和霍晓茵(中国语言文学二年级)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刘善茗(政治及国际关系三年级)获优异奖。新诗组方面,校友林志华获得亚军,王心灵(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和刘善茗获优异奖。请按此浏览详细得奖名单。

 

「大学文学奖」筹委会主席、语文中心高级讲师朱少璋博士在颁奖礼上致辞时表示,本届共有来自本港十四所高校的同学参赛,收到参赛作品共343份;而参赛「少年作家奖」的学校数目共有七十间。大会邀得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李兆铨先生和多位评判颁发奖项予得奖同学。

 

以〈彼岸〉荣膺散文组冠军的谭颖诗说:「虽然主题只有一个,但我相信只要挖得够深,也就能在一次一次的重复中建立其意义」。她感谢鼓励她写作的师友。她说写散文的方法颇难掌握,经实践并与文友交流后,现时可以肯定的是散文创作应以「真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