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俊彦
从饮食文化认识生活
2021年10月29日
「饮食」是文化发展中重要而又极有趣味的一环,茶餐厅、大排档、老字号的酒楼食肆,以及各类地道酱油与特色食品,都是不少港人的集体回忆,更是香港独特饮食文化的代表。但一般人在追求色香味美之外,对於食物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又知多少?
中国语言文学系一级讲师萧欣浩博士认为,饮食文化与历史、习俗、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加深大众对香港饮食文化的认识。他表示:「有人说,饮食和呼吸一样。饮食是人类每天很基本的需要,但人们却不在意它,饮食文化亦然。传播饮食文化是长远的工作,我希望从小培养年青人多认识香港饮食文化。」
由厨师到大学讲师
今年加入浸大的萧博士,自少对中国文化与饮食文化深感兴趣,年幼时已爱看有关甲骨文的图书。他笑道:「我少时对文字的记忆力很差,记图画则较好,而古代文字就像图画。」他发现中国古代文字展现了当时的文化、饮食、生活等面貌,从而对文字学产生浓厚兴趣。
他在中学会考后并没有选择升学,出於对饮食的热爱而选择向饮食业发展,由餐厅学徒擢升至法国餐厅大厨。后来香港经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沙士)危机,饮食业大受打击,让他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於是决定重返校园,一步步完成副学士、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从读硕士时开始,至现在成为大学讲师,我都希望将自己对中国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字的兴趣融合在一起。」他集中钻研香港饮食文化与饮食文学,了解食物背后的文化层面,透过研究来呈现饮食文化的学术知识。他说:「饮食相关知识给人感觉轻松、是道听途说,但中文的学术研究是严谨的。我们要有系统地用学术证据来了解饮食文化。」在香港整理饮食文化资料的人并不多,所以萧博士要从书本、电视、报纸等媒介中作资料搜集,并从饮食文化与文学、中文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议题。
藉着饮食文化教中文
饮食文化紧贴生活,萧博士的研究亦十分贴近社区。他为中小学举办讲座与工作坊,通过饮食这生活化的题材,向学生教授中文、文化和历史知识。他表示:「学生或许觉得学习中文是沉闷的事,但其实可以透过饮食、生活逸事作为轻松的切入点,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他举例说,一些地方菜式跟地域有关,如潮汕近海,因此潮州菜常用海鲜为烹饪原料,学生或有听过、吃过这些菜肴,却不知背后文化,正好向他们教授相关知识。另外,在教导非华语学生中文写作时,他会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喜爱的食物为题作句子,以提升他们对中文科的兴趣。他说:「我们既可以藉着教授中文来推广饮食文化,亦能够用饮食文化与文学来深化中文课程。」
他近年亦在电视节目中亮相,擅长以不同职业造型,配合幽默的手法来解释粤语和中国文化知识。这些演出经验对他的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沟通上均有帮助,亦促使他在授课时应用新媒体,让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课堂内容。他除了在报章撰文、不时接受传媒访问讲解饮食文化,亦有主持公开讲座。
传承知识与文化
在萧博士眼中,知识转移极为重要,过往曾带领不同的服务学习计划,藉以将他对香港饮食文化的研究,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在社区传扬饮食文化。他提到浸大重视服务学习,期望可运用以往的经验,一方面丰富浸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将知识传授大众。
他最近获得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拨款约港币80万元,展开为期两年的全港中小学生中文多媒体创作计划。他雀跃地说:「这项目将结合教育、学术研究与社区服务,以饮食为主题,教授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和应用媒体於创作,以及进行义工服务。」
萧博士亦利用文字写作来传扬知识。他去年出版著作《流动香港饮食志》,利用轻松的文笔描写饮食趣闻逸事,如美食车、米芝莲店排队潮、「粟米石斑」触碰商品说明条例,以及传统老店结业潮,启发年青读者关注香港饮食议题。
今年5月,他出版《屋邨寻味记》一书,记述他在屋邨长大的经历和区内食店的特色食物,抒发对香港饮食变迁的看法。他坦言,传统食店的传承问题对香港饮食文化一定有影响,不少人往往在老店宣布结业时,才一窝蜂涌去怀念。他说:「香港饮食文化和城市本身变化急速,我希望透过出版著作,以文字来记录和保留跟香港饮食相关的店铺、菜式、人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