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開拓
演出新常態
2021年10月19日
踏進文盛伯教授的指揮班,你很快便會感受到課室充滿着能量,這能量來自音樂系文盛伯教授對教學和指揮的熱情、學生指揮和合唱團的聯繫、同學一起演唱的興奮,以及大家表現出最佳水準的決心。
但於不久前,各團員在盡力物色方法,在疫情肆虐下凝聚這股能量。
世界各地的合唱團和音樂家都面臨着相同挑戰,想方設法在不能聚集的情況下繼續表演。身兼文學院學術研究副院長的文盛伯教授,決心重塑合唱活動和指揮課程內容,確保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受影響。他相信因應疫情而開拓的創新教學方法可以為後疫情的音樂教育帶來啟發,他說:「疫情為教學活動帶來危機,但應變方法卻開創了新機會和具創意的出路。」
改變、挑戰與意外收穫
音樂系有兩個管弦樂團和多個合唱團與樂團,讓學生磨練技巧和累積表演經驗。面對疫情,合奏樂團和管弦樂團需因應現實情況作出改變,在網上平台舉辦音樂會,後來在情況許可下舉行現場演出。另一邊廂的合唱團卻需面對獨特的挑戰。
為香港浸會大學室樂合唱團擔任音樂總監的文盛伯教授表示:「合唱團演唱關乎團員之間的互動,通過身體動作、呼吸、發音和面部表情,在無形間彼此呼應。因此,當我們在2020年初改以網上授課,對合唱團和指揮班來說是極為嚴峻的挑戰。」
雖然正常的合唱練習暫停,但沒多久文盛伯教授便借助科技來輔助教學,迎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實踐他的教育使命。他預先錄下自己演唱樂曲不同部分,或用鋼琴彈奏樂曲,讓學生可按照錄音,在未能見面合唱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獨自練習音準。文盛伯教授與同事亦加設討論環節,安排同一聲部的學生在網上進行小組練習,輪流演唱並互相提供意見。
他說:「我們希望學生在遙距學習時仍可一起綵排和進步。他們要定期完成習作,如錄製自己在家裡唱歌的短片,好讓我們評核其進度並設計個人化的指導。」同時,他亦利用其他媒體和渠道例如網上問卷調查等,鼓勵學生更深入思考習作和項目內容,從而幫助他們更投入學習並培養思辨能力。
除了可以更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另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收穫是由於沒有合唱團或管弦樂團演出,所以學生指揮必須學習同時唱歌和指揮。文盛伯教授說:「作為指揮,你必須將音樂內化,再通過手勢和提示表達你對樂章的領悟。若果你能歌唱作品並同時指揮,便能更清楚地向合唱團表達想法。一些學生指揮對自己的歌聲不夠自信,所以轉用線上和混合模式教學反而讓他們有機會邁出這必要的一步。」
迎難而上
2021年春季,當合唱團不能公開演出時,文盛伯教授與系內教授合唱的同事特意為浸大多個合唱團籌辦了一場內部演唱會,聯同一個學生指揮項目,讓學生指揮帶領室樂合唱團表演。合唱團在香港大會堂演出,會場除了參與學生以外,幾乎空無一人,而表演的錄像片段將稍後在網上發布。這場春季演唱會不僅激勵學生努力訓練,保持專注,學生指揮項目更為已完成指揮課程的團員提供難能可貴的機會,在現場輪流指揮,獲取實踐經驗。
由表演者到擔任指揮,學生們可學習從一個新的視角來帶領合唱團,對表演作出舉足輕重的決定。文盛伯教授說:「對於學生指揮來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體驗就是能夠在合唱團或樂團前練習指揮手勢,觀察團員的真實反應。無論是在其他同學面前指揮,還是在網上的個別指導,我都盡量給學生更多機會去取得真實意見。」除了在演出前與學生進行密集式訓練外,他亦預先錄製課堂內容,並將指揮的準備工作系統化,以保留實體課堂時間來進行更多體驗式學習。
增強學習體驗
學生在新學年返回校園上課,但保持社交距離和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然維持不變。為了幫助學生適應戴着口罩唱歌,文盛伯教授設計了一些小企劃,包括在大學會堂進行錄音練習等。音樂系更推出一個為期一年的試驗計劃,集合不同合唱團一起,與管弦樂團攜手演出大型曲目。
浸大音樂教育的另一個重要轉變就是調整近年的指揮課程,修訂了原先為音樂專修的兩個核心課程,學生現可修讀多一個計算學分的指揮班(Conducting III),而每節的上課時間亦由兩小時延長至三小時,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鍛練。
此外,學生指揮亦會有機會帶領最近成立的指揮實驗合唱團。文盛伯教授說:「指揮一個陣容龐大的合唱團可大大增強自信心,其他大學很多本科生都得不到這樣的鍛練。到學期結束時,這些學生指揮將有能力領導不同種類的樂團,對他們將來發展音樂事業是不可或缺的技巧。」
雖然目前難以完全重塑現場演出,但文盛伯教授很高興看見科技在教學的新應用,以創意方式來應對挑戰。他說:「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我們革新求變,探索最先進的教學方法,而採用新媒體科技亦為教學帶來正面影響。我希望將這些創新元素融合為恆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以提升學生演唱和指揮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