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識開拓

全球疫情無礙樂團表演

2020年9月29日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錄影,其後於7月上載至網上平台。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錄影,其後於7月上載至網上平台。
舞台上,用透明膠板分隔吹奏管樂的學生,以保持社交距離。
舞台上,用透明膠板分隔吹奏管樂的學生,以保持社交距離。
音樂會以「4K視頻串流」技術錄製和播放。
音樂會以「4K視頻串流」技術錄製和播放。
潘明倫教授擔任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
潘明倫教授擔任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
表演同學即時在後台觀看重播。
表演同學即時在後台觀看重播。

正當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之際,我們都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樂團練習和表演變成一個棘手的問題。然而浸大的一眾樂手在這艱難時刻未有放棄,而是憑藉他們的創意思維克服困難。在他們努力不懈之下,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於七月首次以網上形式呈獻。

 

適應新常態

 

今年浸大交響樂團的周年音樂會與著名鋼琴家李嘉齡女士及香港巴羅克室樂團攜手合作在音樂會獻上精彩樂章。受疫情影響,音樂會先於6月30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錄影,並於7月3日至31日在網上平台YouTube及Facebook播放給公眾欣賞。這次演出不單在製作上試用視頻串流技術,亦是栽培年輕樂手成為具實力的專業人才的一趟旅程。

 

由於表演場地的使用限制因應疫情發展不時改動,音樂會只能花約兩周進行綵排。為了使樂團有最佳準備,身兼樂團總監和音樂會指揮的孔憲紹博士音樂教授及音樂系系主任潘明倫教授,安排樂手在總綵排前進行密集式的小組練習,整個樂團約80位樂手只能於正式表演當天齊集舞台上進行總綵排。

 

衝破障礙

 

另一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是在舞台設置透明膠板,分隔吹奏管樂的樂手。但由於膠板不單阻隔病毒傳播,亦影響聲音傳播,因此樂手需更加專注才能與其他樂手協調。

 

潘教授說︰「由於我們要保持社交距離,綵排時間又緊迫,令樂團練習面臨更大挑戰,但這並非不能克服的困難。參與演出的學生準備充足,演出時極度專注,我為他們而感到驕傲。今次演出的經驗,令他們具備實力在專業樂團中表演。」

 

此外,潘教授相信今次音樂會的製作和播放成功試用「4K視頻串流」技術,會為學系帶來新契機,日後可於網上平台與各持分者和公眾分享學生的演出,更有效地向更廣闊的觀眾群展現浸大學生樂手的才華。

 

為未來做好準備

 

在全球疫情持續的情況下,音樂系會不斷審視教學方案,讓學生的學習得以有效和持續地進行。多個外國的音樂團體最近嘗試舉辦保持社交距離的室樂表演,學系亦將在本學期推出類似的演出,所有演出成員及導師將在網上會面,討論所選樂曲的演出技巧和風格,之後再採用分層技術錄音,完成後以設定權限的形式上載至YouTube平台,並在學期末提交予學系。

 

疫情令學生面對不少折騰和困擾。在這個艱難時刻,老師和同學們無法在身旁互相鞭策砥礪的情況下,音樂系鼓勵學生需更加努力,保持專注、自律和自我推動。當日後疫情不再於全球肆虐,學生驀然回首,將發現自己上了寶貴的一課,讓他們蛻變為成熟的音樂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