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園縱橫

浸大饒宗頤國學院舉辦國家級青銅器圖像展

2021年12月6日

大克鼎內部鑄有長篇銘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和社會制度的重要史料。
大克鼎內部鑄有長篇銘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和社會制度的重要史料。
子仲姜盤是上海博物館所藏的盥洗器,當水注入的時候,盤中所有立體動物,例如水鳥、蛙和魚都能在平面作360度旋轉。
子仲姜盤是上海博物館所藏的盥洗器,當水注入的時候,盤中所有立體動物,例如水鳥、蛙和魚都能在平面作360度旋轉。
銅神樹的修復時間長達十年,神樹上的「果實」與「神鳥」均是後期修復而成。
銅神樹的修復時間長達十年,神樹上的「果實」與「神鳥」均是後期修復而成。
龍虎尊從四川省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時,銅器內裝有被火燒過的玉石器殘片、海貝和銅箔飾件等,闡明了該銅器曾作盛物獻祭之用。
龍虎尊從四川省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時,銅器內裝有被火燒過的玉石器殘片、海貝和銅箔飾件等,闡明了該銅器曾作盛物獻祭之用。

浸大饒宗頤國學院與上海博物館及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在10月19日至12月31日,於浸大校園聯合舉辦「吉金熠耀——上海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青銅器圖像展」,展出由兩家博物館精選的國家級重點文物圖片。

 

在展覽中以圖像展示的近40件青銅器均是國家級重點文物,包括上海博物館藏大克鼎、獸面紋斝、晉侯穌鐘,以及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青銅神樹、金杖等承載三千至四千年歷史的青銅重器,高清圖片展現國寶精密修飾的紋路與歲月盪滌的線條。

 

展覽為國學院的「志道游藝」系列活動之一,希望藉展示青銅文化,為香港帶來遠古文化的氛圍,並為對早期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師生帶來新知和啟發。

 

按此瀏覽詳情。